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诅咒式”标语暴露基层治理的粗鄙与粗暴丨光明时评

胡印斌 光明论 2018-11-29

或许,这种以极端的词汇侮辱村民的做法,比较鲜见,但其背后的粗鄙与粗暴,无疑具有很大的普遍性。


胡印斌丨媒体评论员


“乱搭乱建,全家短命”“不出义务工,全家无祖宗”“粪堆草堆不迁走,后辈子孙不如狗”“鸡狗不关养,全家死了无人管”“不交卫生费 活着跟狗睡”⋯⋯日前,有网友爆料称,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惊现诅咒式标语。在十余辆小轿车和皮卡车上,都贴着这种用词恶毒的标语。


这些标语并非个别人泄私愤所为,而是由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村委会制作。据悉,因为村民不配合当地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,村干部才借标语发飙。针对此一做法,墨红镇政府回应称,标语虽用词不妥,但出发点是好的,贴出不久即已撕掉。


村级组织恶语向人,又是全家死,又是“人不如狗”,还辱骂祖宗,这样赤裸裸的语言暴力,仅仅“撕掉”就能抹去吗?当地镇政府还辩解称“出发点是好的”,不知道好在哪里?



透过这一事件,暴露出当下一些地方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的缺乏。或许,这种以极端的词汇侮辱村民的做法,比较鲜见,但其背后的粗鄙与粗暴,无疑具有很大的普遍性。


村庄、社区的事情历来不好做、难以做好,这不难理解。因为在政策举措下行过程中,很有可能触动民众的直接利益,也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甚至反弹。比如上文的标语,内容指向其实都很正当,无非是要求村民搞好环境卫生、参与村集体义务工、主动缴纳卫生费等等。然而,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惯观念,村民往往处于一种矛盾之中,即一方面希望多一些公共服务,另一方面却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。这也使得基层工作推动起来确实步履艰难。


这就需要基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,引领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,不断增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如果上来就是恶毒的咒骂,就是无底线的语言威胁,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。



基层社会治理要强化与民众的共建共治共享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”。这就意味着,要想办法通过扩大公众参与,使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。人居环境的改善,绝对是利国利民、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、好事,当地各级政府要创新方式和渠道把这些道理给老百姓讲透。


基层社会治理也要多一些柔性手段,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,在说服上下功夫,推动基层社会形成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良性运行。村庄的事情,要以村民为主体,要多考虑村民的感受,“顺着做”,而不是一味强拉硬拽,更不能动辄以暴力威胁、以恶言恶语刺激。必须明白,基层社会良好秩序的构建,在于从外部强力压制到内心自觉自愿的转变中。这其实就是社会从“管理”向“治理”演变的过程,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很难,但必须要去推动。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治理措施均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,不能随意施为,更不能逾越公序良俗的边界。


当前,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,社会矛盾纠纷和诉求表达日益多元,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与以往大不相同的问题和矛盾。欲求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,就要摆脱以往的行政化路径依赖,最大限度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和社会活力,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种种问题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。基层组织、基层干部惟有加强学习,不断提升治理能力,方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。





更多推荐

50人论坛科大讯飞同传付林案撤诉霸座问题

冰释前嫌相声艺术传承张小平离职教师收入

天价账单自曝全家官职收视率造假孕妇权益

瑞典警方抄袭者皆黜落学生家房价万元香客

马云辞职大闸蟹被淹死学生营养餐滴滴自如

纪念方成墨香铜臭粉丝韩春雨事件教室甲醛



(文章来源:光明网时评频道)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